> > >
    工作了三点一线,就和上学一样,工资还不高,有人说上学可以有选择,我想这有个屁的选择,说的好像上学是自己选的一样,哪一步是自己选择的。

    来这里上班上到现在,真是够了,还不如高中就出远门,没有潜在成本的投入当真是过的艰难,我连去哪儿都不知道,听家里面说的最多的就是你以后想干什么,拜托先出省到大城市逛逛再问好吧。一点见识没有就问想干什么。

    这不就是蒙着眼睛问你想去哪儿吗?

    “也是这些原因导致了24岁白活到现在,与社会的链接一点也没有,当然想当螺丝钉也不奢求最多是耗材,不用出学校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在高处的人就看清了我的人生轨迹,哪怕真去的好大学,这辈子就混个衣食不愁而已,真想旅游还差点意思”

    也就是第一代需要原始积累第二代需要找好方向发展第三代才有可能经营,我时常埋怨父母挂机没有成为奋斗的第一代人,但现在自己又何尝不是挣脱不了这百分之八十的人,突破不了圈层。

    他们那个时代需要走出去,我这个时代要比别人强或者不同,一直停留在原地的家庭,以为自己跟风进入学校就比百分之五十的人强了,实际上也是时代选择的结果,平凡的人始终平凡,不是读了书就优秀的。

    “可以说那些成功人士去学校只是顺带的,别人可以不去学校就成功,靠学校学习并创业的是个例了,大多数人在学校只是为了找个好工作,不断的卷,一部分人去学校只是顺带的。”

    我还真把学校当成避风岗了,以为读了书就能轻松的工作,其实哪怕我读了硕也一样,朝九晚五就是梦想稳定单休是目标,现在差很多个意思,什么都保障不了,但读硕真的就走进漩涡了,因为硕也是普通人了。

    可以说竞争筛选的方式变了,不像以前一样高考划分,或者说好学校的依旧可以成为中层,而那些新建的学校用来扩招的就要打个问号了,好学校一如既往差学校也一样,只是有入套的人罢了,新建的公司也是在选择之余多看一眼,而去好学校招人的企业则不会,像是绑定的。

    “那么这些多余的学校带来的多余学历,就像幼儿园托儿所一样,让你当个乖宝宝,但终究是要进入社会增加运行成本的,所以新企业的工资就理所应当的被压低了,而好学校本来都秩序是不会有影响的,因为筛选依旧没变”

    这个博弈大家都接受,这一点流动性,还有经商,属于有些原始积累的普通人可以选择的路,经过生产资料的积累和交换能够更进一步,还有高端人士,他们不用去学校,或者说如果在学校能学成他们现在拥有的能量,那这种学校会更高端他们也进不去,所以学校总是在弱化能进入学校的这一层人。

    标注了合适的人能进,但确实是在弱化,出来后大概是不如原来的,因为自学的人不需要去学校,当然作为没有家教的人,进入学校学习社会运行的规则是有必要的,潜在成本有人付过了,是没有家教人的社交网络也仅此而已。